top of page
搜尋

微尘之下,城市的脊梁——我与这个城市的故事

我叫胡彬,八一广场上的一位环卫工人,今年58岁。


从大专毕业后就在分配到矿场做分拣,我就是在矿上遇到了我老婆。后面去了东莞打工,因为那个时候都流行去东莞,在东莞我什么都干过,在餐厅里干过,去电子厂干过,也当过白领。但是都没赚到什么钱。之后我自主创业,做的改装手机赚了一些钱。后面国家明令禁止了改装机,但是我手上还有一批货卖不出去就亏了很多钱。之后我在餐厅当清洁工的时候妻子确诊了肝硬化,我们没钱治病,不久她就去世了,那个时候挺绝望的。


又过了两年在疫情刚结束的时候,我在电视上看那些医护人员为国家做贡献,我有一些动容也想着回馈社会,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疫情刚结束工作也不太好找,我也没有学历,家里有亲戚跟我讲环卫工这种基础的能贡献社会的工作比较缺人就把我介绍到那边了。我认为环卫工人最大的贡献就是保证城市的干净整洁。


环卫工是我做过最累的工作。我们每天要很早起来,晚上下班很晚。夏天每天要顶着很大的太阳,冬天早上很冷根本起不来。而且广场上经常有扫不完的垃圾,我刚扫完一片区域,可能又会有落叶或者有人随便抛垃圾。我们有可能额外增加任务但是增加的工钱很少,比如说我们需要更换花坛里的花,但是这个活很累,我们需要一直蹲着。


这个城市给我带来快乐也给我带来一些痛苦。之前有学生在八一广场做公益活动,给我送来了水这令我非常动容。尽管如此,有些人会对环卫工人不太友好。我有一次碰到有一个塑料瓶在大路上,怕别人没看到万一出了点什么事情,我就走在大路上把它清走了。但是我挡到了一位司机的路,他就把头探出窗外骂了我一顿。他并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尽管我后面解释了,他还是出言不逊。我们的工资也并不算高,甚至有时收到投诉会扣工钱。


但是令我自豪的是,我儿子考到了大学,我觉得有了学历就能找到一个舒服点的工作,就不会因为钱那么发愁了。


- 胡彬

中国


受访者| 胡彬

采访者 | 胥智 

编辑 | Rosabel & Kendra

翻译 | 孙逸铭 & Candace


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aires


The Discourse

  • Instagram
  • 467f7b3badfafc6d542899febd597f2a_512_512

At The Discourse, we strive to bridge the divide between identities by sharing the personal stories of culturally marginalized individuals. 

 

Our mission is to empower often-overlooked voices by fostering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and to spark critical conversations about the institutional prejudices perpetuating division.

 

We are committed to building a more compassionate and inclusive world where open dialogue transcends conflicts between nations and interests.

bottom of page